编者按: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名称、一组字符,更是一方水土的文化密码,是一个地方的“历史活化石”。一个个底蕴深厚、耳熟能详的地名,记录着楚雄的发展历程,深埋着楚雄的文化根脉,寄托着人们的乡愁情怀。读懂楚雄,要先从了解楚雄的地名开始。走进楚雄地名背后的故事,开启一场览古追今、寻根溯源的文化之旅。
禄丰市属滇中城市一小时经济圈,是昆明通往滇西各地的交通咽喉,有“九州通衢,两省驿站”之称。禄丰因其丰富的恐龙化石而闻名于世,享有“恐龙之乡”“化石之仓”“亚洲人类发祥地”等美誉。
禄丰的名字源自彝语,经过长时间演变而成。西汉时期,禄丰属于秦藏县,归益州郡管辖。三国时期,则归属建宁郡。到了唐代,禄丰划归昆州、望州和移罗地州,南诏时期则归拓东节度地。元至元十二年,禄丰正式设县,定名为禄丰县,属于安宁州。明代时沿用此名,清代则划归云南府管辖。1913年,盐兴县于禄丰县西北的黑井设立。1957年,盐兴县并入广通县,1958年,广通县和罗次县又相继并入禄丰县。2021年,禄丰县被撤销,设立为县级禄丰市。2024年5月,禄丰被列入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国传统村落禄丰市勤丰镇旧县村
禄丰恐龙化石数量居世界之最,翻开任何一本古生物教科书,都有禄丰恐龙的记载。1938年,我国古生物学奠基人、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在禄丰发掘出了中国第一条恐龙化石标本——“许氏禄丰龙”。1941年,杨钟健发表专文《许氏禄丰龙》增写了世界古生物史的一页。至今,禄丰境内已发掘出土完整的恐龙化石超过120具,涵盖了侏罗纪早、中、晚三个时期,是世界上恐龙化石最丰富、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为进一步开发禄丰市恐龙资源,打造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恐龙谷,重现失落的侏罗纪时代。
禄丰世界恐龙谷景区遗址馆
禄丰历史悠久,古猿化石的发掘同样为人类的起源与发祥地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1970年,古猿牙齿的发现标志着这一研究的开始。1975年,科学家们在金山镇发掘出一件腊玛古猿的下颌骨,确认为上新世早期的遗骸。1980年再次出土的腊玛古猿头骨为国内首次发现,且是目前世界上年代最早的一件古猿化石。禄丰古猿化石数量和保存程度均位居世界首位,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材料,引起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北京自然博物馆“人之由来”展厅展出的禄丰古猿化石模型。康宁 摄
禄丰文化积淀深厚,不仅承载着恐龙文化、禄丰腊玛古猿文化、彝族文化等厚重的“一彝三古”文化底蕴,也在传承保护和发展中赓续着历史文脉,不断焕发时代新光彩。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黑井古镇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而闻名,被誉为“明清社会活化石”。黑井古镇依山傍江,犹如一颗明珠静静藏于龙川江河谷中,吸引着无数游客在古盐文化的历史遗迹中流连忘返。县城周围还分布着多个露天温泉,茶马古道上的炼象关、响水关、星宿桥等文化遗产,无不彰显着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每年火把节、彝族情人节、花山节等传统节日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让人们感受到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黑井古镇
黑井古镇
金山古镇
无论是探寻恐龙化石的奥秘,还是领略古猿化石的神奇,或是品味古镇的古朴与宁静,禄丰的“前世今生”都能带给你自然和人文的无限魅力,让你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来源:“学习强国”楚雄州学习平台